预决算书编制后如何进行审核与调整?
预决算书编制完成后,进行审核与调整是确保工程预算准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预决算书进行审核与调整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审核步骤
收集审核资料:
确保所有与预决算相关的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定额标准、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等齐全。
特别注意现场签证及变更记录,这些资料往往反映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预决算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全面审核法:
对预决算书进行全面分析,检查其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定额标准和相关法规进行编制。
核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漏项或重复计算。
审查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合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直接成本,以及企业管理费、规费、税金等间接成本。
重点审核法:
针对预决算书中资金投入较多、工程量较大的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审核。
核对这些项目的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和费用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高估冒算的情况。
对比分析:
将预决算书与类似工程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合理性和经济性。
对比预算与决算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评估其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二、调整方法
工程量调整:
根据审核结果,对工程量计算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行修正。
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定额套用调整:
对定额套用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确保定额子目的选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特别注意新材料、新工艺的定额套用,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费用计算调整:
对各项费用的计算进行复核,确保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的正确性。
根据市场价格信息和合同约定,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调整,确保费用的时效性。
其他调整:
根据审核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如漏项、重复计算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确保预决算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反映工程项目的真实成本。
三、注意事项
准确性:在审核与调整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性:调整要合理,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
时效性:及时收集市场价格信息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预决算的时效性。
沟通协作:与编制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保持沟通协作,共同解决审核与调整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