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评标价法的计算过程
当然可以详细介绍最低评标价法的计算过程,最低评标价法是一种常用的评标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综合考虑投标报价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以下是该方法的详细计算过程:
一、确定基础报价
首先,需要确定投标人的基础报价,这通常是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原始报价。
二、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在最低评标价法中,除了投标报价外,还需要考虑其他与采购项目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质量因素:如产品的性能、可靠性、耐用性等。
交货或竣工时间:提前或延误交货可能对采购方产生不同的影响。
售后服务:包括保修期限、维修响应速度等。
付款条件:如预付款比例、分期付款安排等。
三、量化并折算为货币额
对于上述考虑的因素,招标文件中通常会规定具体的量化方法和折算标准。例如,对于质量因素,可以设定不同的质量等级,并根据等级差异给予相应的货币额加减;对于交货时间,可以提前交货给予奖励,延误交货则进行罚款。
四、计算评标价
在确定了基础报价和考虑了其他相关因素后,就可以开始计算评标价了。评标价等于基础报价加上或减去因其他因素量化折算后的货币额。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评标价 = 基础报价 + (因素i的量化折算货币额)
其中,∑表示对所有考虑的因素进行求和。
五、确定中标候选人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评标价,对投标人进行排序。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人即为中标候选人。如果招标文件中有规定资格预审或符合性审查等步骤,则需在确定中标候选人前完成这些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最低评标价法并不等同于最低价中标法。最低价中标法只考虑投标报价,而不考虑其他因素;而最低评标价法则是在投标报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多个与采购项目相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