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如何发现资料的不合规性?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资料的不合规性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对工程项目或财务活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的评估。以下是一些发现资料不合规性的常用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时间对比:
获取建设项目施工资料,将项目开工报告时间、施工(监理)日志时间与招投标时间进行对比,关注是否存在开工报告、施工(监理)日志时间早于招投标时间的情况。
调取项目财务资料,将资金支付时间与招投标时间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存在资金支付早于招投标时间的问题。
同一企业投标文件对比:
通过分析筛选出投标率高、中标率高的企业,获取其投标文件,重点关注同一企业在同一项目不同标段提供的资格审查资料是否一致。
关注同一企业同一时间段不同项目提供的资格审查资料是否一致,以及同一企业同一时间段在不同项目提供的项目经理是否相同。
不同企业投标文件对比:
利用企业信息查询平台,获取投标企业的基本信息和项目招投标信息,关注是否存在同一标段不同投标企业负责人为同一人或存在参股、控股、管理关系等情况。
对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查看是否存在异常一致或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的情况,以及投标文件是否相互混装等。
二、逻辑分析法
关注工程招标范围:
审查工程项目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招标,是否存在将项目化整为零、分解施工以规避招标的情况。
关注采购项目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查看是否存在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制招标条件的情况。
审查合同签订情况:
审核合同签订日期、签订对象以及合同内容,关注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主要条款一致,有无实质性变更。
特别关注结算条款的变更,防止因合同条款变更导致的资金流失或不合规支付。
查阅项目建设过程资料:
包括工程联系单、图纸会审记录、设计方案、例会会议纪要、会议签到表、材料进场报验单等,从这些资料的时间逻辑中找出是否存在倒置的情况。
结合现场审计,查看工程质量、进度是否与资料相符,防止虚假资料导致的审计风险。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异常点。
利用算法模型对投标文件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提高发现不合规投标文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调取历史影像资料:
通过卫星地图或历史影像软件调取项目所在地的历史影像资料,对比项目开工前后的变化,发现是否存在未招投标已开工建设的情况。
四、关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审计人员需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
了解工程项目和财务活动的合规性要求以及不合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关注政策变化:
随时关注政策动态和法规变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时调整审计策略和方法。